11月2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城市报主办,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承办,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在北京举办。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王世明,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世明指出,运用好融媒,强大中国心,要注重三点。一要凝聚思想。驷不及舌。注重融媒体建设,用好融媒体平台,实现人心的凝聚,中国力量的凝聚。二要把握意见。现代传媒巨大的信息量容易掩盖文化的本质。以文化强大中国人心,用融媒做好文化传播,要特别注重处理好“少”和“多”的关系,要特别注重把握意见,要特别注重向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三要不忘初心。初心的底色就是“勤善”。做好文化融媒,最本质的就是要发扬中国“勤善”,要把握好中国初心,用融媒强大中国心。
段鹏介绍,近日教育部批复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强化科技支撑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传媒人才的摇篮,中国传媒大学培养了大批专业性人才。学校将紧抓融媒体发展机遇,推动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转变,开创融媒发展的新格局。
仲呈祥介绍,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建设十分关键,是把王阳明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思想财富、文化财富进行优化配置、深入挖掘的重要平台。深处文化融媒新时代,建设美好的城市就是要坚持习总书记强调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张笑宇介绍,跨国公司是文化的传播者,经济的合作者,社会发展的支柱,也是引领人类科技进步的前驱。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也是我国在联合办学和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权。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融媒的推动,也将进一步促进国家文化多元化发展。 会上,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与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签署了“世界一流企业品牌研培课题”战略合作协议。 主题论坛上,围绕“文化融媒驱动城市更美好”“未来世界城市标准是什么”的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中国中文卫视台台长袁勇,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彦平,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亮,中国名牌杂志社总编辑周志懿,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主任周曦民,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候卫星,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及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陶岚,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辉、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永宾作了主旨演讲。
詹国枢指出,融媒体有三大优势:从形态看,有利于打破媒体界限;从操作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发挥综合优势,形成媒体联动矩阵。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历史形象、文化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四大要素。增强标志性辨识度和增强自豪感、自信心是打造城市形象的两大着力点。
袁勇指出,融媒体就是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克服了单一媒体存在的弊端。融媒体可以更全面地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为城市更加美好作出贡献。 徐辉介绍,文化是城市的魅力,城市也是文化的载体与媒介。一个媒介能否突处出来成为媒体,与人的需要和自身有独特的魅力有关。文化与融媒体的结合,有助于更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的需要,使城市更加有魅力,焕发新的生机。 刘彦平介绍,城市品牌影响力是在特定地理空间和认知空间范围内,一个城市在文化、旅游、投资、宜居和形象传播等方面的竞争力、话语权、吸引力和辐射力的综合体现。城市品牌是最具综合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影响力。品牌统领下,城市价值彰显与价值突围明显,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建设城市品牌发展生态,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路径,以美好生活建设的抓手。 王永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第12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的“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总结出媒体融合技术目标——四全媒体。他强调,在媒体融合实践策略方面要注重“渠道为王,内容为本。协作共享,因地制宜”。在协同共享优化目标方面要注重“共治、可信”,因地制宜。
常亮作了《未来城市的愿景》主旨发言。他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市”,发展靠创新驱动。融媒的特质是“新”,未来融媒与城市“新新相融”,才能欣欣向荣。常亮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多个大城市描绘了愿景,认为,建设全球城市是中国顶级城市的新追求,城市都想争做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为此,他支招,要用“刚柔密大、理性感性”规划、策划未来,统筹进行城市品牌建设。强调不活在未来,必活在过去。 周志懿强调,城市发展必须打造品牌生态为合理科学的要素配置以及品牌经济的强力打造应该作为品牌生态培养的核心方面,再辅以社会层面品牌意识的氛围培养,通过典型突破、权威认定、新媒体互动传播等手段,一个良性的品牌生态将会形成。他指出,城市的品牌生态须具备迭代性、自控性和包容性三大特征。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必须以品牌为统领,以品牌为目的,辅以专业化的建设手段,打造城市品牌生态。 周曦民强调,人工智能处在“强人工智能很弱,弱人工智能很强阶段”,还不能像人那样进行很好的‘创造’,还不能做到取代新闻记者”。而以人工智能为平台,能力实现人机耦合,提升传播效率,是当前媒体面向未来前瞻而务实的发展方式。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线索发现、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效果反馈等多个环节。要掌握手中数据的“核动力按钮”,成为从事融媒体行业人士的思想、发现和价值的“策源地”,来共同迎接人工智能带来全新的世界。 候卫星提出,文化融媒助推旅游事业发展,旅游的兴起助推城市的发展;而文化融媒作用于旅游,对城市的发展将会有更大的助推作用。城市未来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要高度关注,正确引导,认真提高,充分利用,使城市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陶岚指出,随着我国“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等城市标准化先行先试政策陆续出台,吹响了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号角。全国许多城市以标准化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已从保障产品质量与规范技术要求的微观技术手段,演进成为支撑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治理工具。她强调,标准作为一种城市治理工具,通过塑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佳实践,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周月亮 会上,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周月亮做了总结发言。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金尧、中国人民大学艺术与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润德、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副主任王永滨主持了会议。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领导张岩介绍了商丘古城后,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愿意在商丘举办第二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推动商丘打造全球研学游基地。此次会议,通过主旨演讲和若干议题展开学术研讨,旨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四全媒体”的新理论,探索融媒体时代下内容生产的新组织、新模式、新业态,研制《品牌评价 城市》国际标准,开启文化融媒在城市未来发展应用领域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