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21日从科技部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初步建立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传染病防治专项”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以完善国家传染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防治水平为目标,分阶段落实。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陈传宏介绍说,专项总体目标是突破核心技术,构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体系,自主研发传染病诊断、预防和防护产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传染病临床治疗方案,建立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的防治技术平台,为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提供科技支撑。
传染病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秦怀金透露,传染病防治专项实施8年来,以完善国家传染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的诊、防、治水平为目标,集成优势资源,进行协同攻关,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专项取得显著成效。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使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突破一批制约艾滋病、乙肝、结核病诊防治的关键技术,为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水平、乙肝向中低流行水平转变、肺结核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降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我国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在专项支持下,建立了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病原的检测技术体系及未知病原的筛查技术体系,建立了由12个核心实验室、91个区域重点检测实验室和800多个哨点医院组成的监测技术网络,为有效应对国内国际重大突发疫情发挥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我国建立了多项传染病流行病学综合监测预警技术,显著提升了传染病疫情的预警预测能力;建立传染病病原体实验室分子分型监测核心技术体系,推动实验室监测与流行病学监测相整合的新模式,疫情发现和溯源能力大大加强;加强应急救治技术研究,提高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临床救治能力。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突发疫情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转变。”专项技术副总师、徐建国院士表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