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专题 手机版
热门 教育 热门 百科 军事 健康 新媒体快讯

把脉知识付费,千聊解局变现 一场完美盛宴北京拉开

来源:未知 作者:人民品牌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6-05
摘要:2017 年仍然是知识变现风口唱主角的一年。经过2016年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升级、资本流入对市场的教育,新榜估算目前的知识付费领域有75 亿元的市
       2017 年仍然是知识变现风口唱主角的一年。经过2016年用户对知识付费模式的适应、接受,以及资本持续流入知识付费,新榜估算目前的知识付费领域有75 亿元的市场。“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知识盈余带来付费率和完听率下降,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预言知识付费即将迎来拐点。
      知识付费的市场未来会怎样?作为知识付费领域最大的平台之一千聊,6月3日在北京举办2017自媒体知识变现破局峰会,邀请300多位知识付费KOL与100多位平台创始人齐聚一堂,阐述知识付费从入局到前瞻背后的逻辑和破局方法,深入研讨知识付费领域变现模式、市场创新、隐患问题解决办法、知识付费未来形态等热点议题,探索其市场发展规则和总结用户需求,推动自媒体人在知识付费领域共赢发展。
       千聊之所以把这次会议主题定为“知识变现破局”,是由于知识付费的市场空间极大,如同一座金矿,是一盘非常大的局。入局者若不懂其破局章法,且不说能掘金而归,更甚者深陷其局不得而出。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讲师们带着对千聊的热爱,给予峰会最大的支持,“一起千聊”成为新词汇。主办方千聊给每位嘉宾都准备了一件印有LOGO的T恤,这个LOGO是一个声音扩散的标记,代表着千聊是各位老师发声的渠道、一个讲台。所以千聊有个标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讲台。”
 
      千聊CEO朱峻修还在《千聊3.0 发掘民间高手》的演讲中晒出了千聊的最新成绩单:截至2017年6月1日,独立访问过的独立用户有9800万人,注册讲师有80万,做过两次付费以上的讲师并且取得超过500元钱收入的老师有5万人,累计下来的单节课做了80万的课程,总共上课时长是50万小时。月度老客户购买率70%。朱峻修表示:“千聊将一直秉承成为老师最好的讲台。”
       现状:
       天时、地利、人和,互联网开启了知识付费市场的红利期,看起来一片火热。2016年至今,已有太多内容变现的案例:《李翔商业内参》上线10天超过4W用户订阅;《好好说话》推出单天销售额突破500W;spenser写作课一周卖了上百万……比起2016年的火热,似乎2017年市场上的动作更多。知乎live推出7天无理由退款、马东推出小学问、《李翔商业内参》免费了、罗胖推出《得到内部品控手册》……
       知识付费领域热闹与危机共存的局正待人去破。
       破局:知识付费 未来在哪?
       是什么造就了热闹与危机共存这样的局面呢?或许有以下这三个原因:
       第一、此前一年中看似火爆的知识付费,其实是由用户的焦虑、恐慌和好奇心驱动的。第二、对于用户们而言,对于知识付费产品的容忍度,注定会是比其他实体产品更低的。第三、对一部分人来说,知识付费其实成了一种相比其他方式,更为直接、简单粗暴的“变现”可能性。
       业内专家分析,对知识工作者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出口,在于如下三种可能:
       第一、你能大量制造新概念、新话题,借由人们对新概念新话题的好奇引发消费;第二、你能够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选手,借由自己的头部影响力和流量实现变现;第三、你能够去做出来一些质量精良,同时半衰期较长的内容。
       在北京6月3日举办的千聊知识变现破局峰会上,曲凯在主题演讲《知识付费的陷局》中给出了自己对于知识付费未来的解读——
       市场过热,越来越多的人都会进来,大家最后发现平台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最后,真正能活下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把握住风口、又有自己优势、不是完全依靠外部条件做起来的,而是有自己护城河和独特竞争壁垒的。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壁垒,那么进入幻想破灭期的时候,就会变成炮灰。这个幻想破灭期会很快到来,到时候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大批人从很容易赚钱,变到不容易赚,再到赚不到钱,于是开始放弃这个战场。这个趋势其实现在在某些比较水化的知识付费平台上已经能看到趋势了。
       每个知识付费的创业者,都要用做教育的方向来要求自己:1.让结果可量化、可衡量;2. 有明确的时间轴安排;3. 让结果和收益明显对等;4. 口碑的重要性大于一切。
       做知识付费也一样,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给自己打好一个标签,不断地积累口碑,最终争取做到这个领域的前 1%,或者实在不行也要做到前 10%,这样才能赚到钱。你看现在各个平台上,讲写作的人有多少?我觉得上百个是有的,最终真正能被大家记住的,能一直讲下去的,我相信不超过五到十个,就是这个道理。
       中信出版社COO兼副总编辑卢俊在峰会“知识付费破局点”的圆桌讨论上表示:无论什么经济形态,无论做什么事最后就两件事:一是你做的效率是不是比别人高?二就是信用体系。你比别人做得快,比别人做得好。长期的优质,形成信用体系,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是生意的本质,就形成交易了。
责任编辑:人民品牌网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068902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