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专题 手机版
热评 国际 国内 政策 热评

法治和德治“两手都要硬”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人民品牌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5-05
摘要: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的这一鲜明论断,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所谓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我国历史上,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有着久远而厚重的传承。从孟子提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的这一鲜明论断,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所谓“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我国历史上,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有着久远而厚重的传承。从孟子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到汉代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历史证明,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

现代国家治理更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治信仰犹如灯塔,若塔倒灯熄就会迷失方向;道德支撑如若一道堤防,若崩溃滑坡就会失去底线。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要应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必须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也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既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也要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让法治与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抓好法治德治“两手”,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关键环节。既要加强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还要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立法要立良法、执法要扬正气、司法要辨善恶”,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德治国,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让法治德治两手都能硬起来,重视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更是题中应有之义。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既要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要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带头德法兼修,推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责任编辑:人民品牌网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068902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