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北京市住建委近日宣布,将在公租房、自住房中为“新北京人”(稳定就业的非京籍无房家庭)开展专项分配试点,单独划分30%房源。北京住建委表示,此次试点后,将形成面向“新北京人”专项分配公租房和自住房的长效制度。
网民纷纷表示,这项住房福利将满足部分“新北京人”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这样的惠政多多益善。同时,政府要加强福利制度建设,把更多地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住房福利体现包容性
自称在北京漂泊十年的网民“张瑜”表示,实现“安居梦”有盼头了,深深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还有网民表示,住房一直都是北京最为稀缺的资源,政府为“新北京人”单划30%的房源,是给“新北京人”的住房福利,此项福利有望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给不少在京打拼的非京籍人员吃上定心丸。
网民“丰收”表示,安居不易成为多数非京籍北漂们的最大困扰。公租房、自住房这两类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将大大减轻部分非京籍人员的住房成本,也让他们多了份归属感。
网民“东邪西毒”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要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最终实现“住有所居”。北京大幅提高“新北京人”的住房保障比例,是用硬招来解决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表明北京在消除城乡差别、实行公共服务全覆盖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
网民“汪昌莲”表示,城市外来人员住房难主要是因为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因此,要解决此问题,重在启动“安居工程”,让外来务工人员分享保障房“福利蛋糕”。
网民“菏泽公子”表示,缓解“新北京人”的住房困难,专项分配政策接下来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一方面,分配比例固定了,但公租房和自住房的房源供应还可以继续扩大。另一方面,既然公租房是以租赁为主,不妨适当降低门槛。
网民“汪昌莲”表示,此项政策既要落实到位,也要注重分配公平。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制订一个操作性强的分配细则,明确申报、资格审查、发放、后期管理等各项程序及标准,并进行跟踪监督。同时,要突出“两个优先”,一是困难外来务工人员优先,体现保障房政策扶贫帮困的公益性;二是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优先,实行积分排名,彰显“奖优”原则,激励广大外来务工者在城市建设中创先争优,敬业奉献。
网民“杨柳依依”认为,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社会福利安排与户籍身份脱钩,未来应逐渐缩小因户籍而产生的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巨大差距。未来包括保障房、入学、高考、医疗保险等各种资源,也应更多地对外来人员进行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