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海洋 近些年,利用无人机进行植保,在许多地方已是司空见惯,但用于瓜果授粉,这恐怕会让许多蜜蜂“下岗”,算不算奇事一件?最近,在浙江省浦江县的刘家坪香榧基地,就进行了一场香榧“空对地”的授粉试验。主持这场试验的,是浙江农林大学的教授戴文胜。何为“空对地”?他解释道,就是采取无人机技术,通过空中传播香榧花粉的形式,来助力香榧的人工授粉。对这一新鲜玩意儿,当地十余家香榧种植大户听闻后,都充满了兴趣和期待。 香榧是浙江独有的山区珍果。与其他经济树种不同,其从开花到成熟采收需两年时间,老百姓再把下一年可能开花的芽算在一块,于是便有了“千年香榧三代果”之说。由于经济效益好,管理也相对简单,一直以来,浙江农民种植香榧的积极性都很高。 戴文胜告诉记者,香榧虽好,可也有个大缺点:授粉难。香榧属于雌雄异株植物,一旦不及时授粉,花就会枯萎,来年自然也不会结果。近年来,在戴文胜等专家的指导下,香榧的人工授粉技术在浙江各大产区得到普遍应用,这才使得产量得以稳定提升,也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食客的青睐。 不过,曾经功不可没的人工授粉技术,也开始显得“过时”,主要“短板”就是:耗时耗力,且花粉浪费严重。 “浙江香榧产业发展迅速,雄花粉需求量大,好的雄花粉更是价格陡增,甚至一粉难求,今年就出现了争抢局面。以前怎么做?就是将雄花粉稀释在水中,再进行喷雾作业。一则花粉浪费较多;二则用工多、时间长;第三,虽然授粉率较高,但枝条挂果太多对初产期的香榧后期长势不利,果实的品质也会因此下降。”如何提升香榧授粉效率,成了戴文胜关注和研究的新课题。 直到去年,戴文胜得知在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孵化园内,有家无人机培训服务公司,干得风生水起。深入了解后,戴文胜马上思考:这项成熟的无人机技术,能否给香榧授粉?于是,便有了这一场试验。 开展试验的基地,海拔高约200米。工作人员先将一个设有筛网的绿色四方铁盒,牢固绑定在无人机底部,随着无人机腾空远行,通过气流和风力将绿盒内的香榧雄花干粉吹散到空中,雄花粉自然飘落到雌花上,两至三个小时完成受精。当然看似简单,实际上有不少参数需要多次试验,不断调整后,才能得以优化和确定。 研究人员诉记者,一盒约2两的香榧雄花干粉,可以完成方圆500亩内雌树的授粉,而时间只需3分钟。与之相比,同样的面积如果用喷雾器进行人工授粉,则需要50个工人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此外,这项新技术的应用还能提高香榧的品质,以及树木后期的长势。 试验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戴文胜团队将总结试验结果,并且进一步改进技术。如果顺利,该套技术有望在明后年,在浙江各大香榧主产地进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