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专题 手机版
导购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电动车全球“国战”启动

来源:中商汽车 作者:人民品牌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24
摘要: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超过90%的锂电池本土化生产,使得中国在行业层面确立了领先位置。与中国相比,日本排名滑落至第三,美国则攀升至第二位。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区域性市场分化日益显现。德国整车厂主导欧洲市场,美国整车厂主导北美市场,但二者均未大举渗透亚洲市
  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超过90%的锂电池本土化生产,使得中国在行业层面确立了领先位置。与中国相比,日本排名滑落至第三,美国则攀升至第二位。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区域性市场分化日益显现。德国整车厂主导欧洲市场,美国整车厂主导北美市场,但二者均未大举渗透亚洲市场。
  虽然市场占比仍是“细枝末节”,但关于电动车的“国战”已悄然启动,并战况激烈。近日,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与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以下简称《发展指数》),从技术、行业和市场三个维度,对中、美、日、德、法、韩七个电动车大国之间的竞争态势进行对比。其中中国在行业层面已确立领先位置,而在市场层面,虽然绝对量较大,但占比低,位居第二。在技术层面,中国也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充电技术和电池技术的发展都在深刻影响各国之后的竞争方向。
  技术:德国超过日韩与法并列榜首
  此前在电动车领域进入较晚的德国,目前已经超过日本(第二)和韩国(第三),与法国并列首位。《发展指数》表示,这是因为德国整车厂大幅增加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同时也因为德国能够在保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法国作为技术的榜首,其整车厂仍专注于低价小型的纯电动汽车,虽然产品种类不及德国厂商,但其性价比仍然很高。
  相比而言,韩国整车厂的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且上市时间迟;美国整车厂的产品正在从高端向中端转移,日本整车厂主要进行现有产品升级换代,只有部分厂商计划在中期丰富产品组合。中国整车厂虽然计划推出诸多新车型,但仍处于低技术含量,中高价格范围内。
  旨在提升技术含量的各国国家级电动汽车研发项目科研补助和补贴中,中国的补贴数额第一,为44亿欧元,占GDP的4.5%(2015年,下同)。德国位居第二,投入10.7亿欧元,占GDP3.6%;法国为9.97亿欧元,占GDP的4.6%。此外,各国还通过补贴的方式促进市场繁荣和扩建基础设施。2009年开始,中国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其中,例如德国最近出台的购车优惠以及充电站建设计划。
  除对电动车整车和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研究提升之外,通过技术消除充电障碍也成为电动车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发展指数》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快充技术和感应充电可以简化充电过程,从而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的用户接受度。
  行业:中国确立主导地位电池成为竞争重点
  《发展指数》中对“行业”层面的评价主要为:汽车行业中,由全国的车辆、系统和零件的生产所创造的区域性价值。具体来说有两个维度,2014~2018年间的全国汽车累计产量(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考虑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期全国电池累计产量(单位:千瓦时)。
  以此为指标,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超过90%的锂电池本土化生产,使得中国在行业层面确立了领先位置。
  与中国相比,日本排名滑落至第三,美国则攀升至第二位。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区域性市场分化日益显现。德国整车厂主导欧洲市场,美国整车厂主导北美市场,但二者均未大举渗透亚洲市场。
  未来,电池将成为影响各国“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目前锂电池价格整体加速下跌,2018年以后的汽车将迅速应用新一代电池,这使整车厂开始增加长距离续航电动汽车的产量。从中期来看,标定续航距离超过3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占比将会加大,产品组合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
  而在电池领域,中国的竞争优势明显。从生产份额来看,中国电池制造商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电池制造商也通过在中国境内生产电池逐步抢占份额。另外,韩国和日本电池制造商已经宣布在美国部署本地化项目,且未来有望在欧洲部署类似项目。《发展指数》认为随着长距离续航纯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扩大,对电池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同时电池价格将大幅下滑。在这两大趋势的共同作用下,市场规模最多只能实现适量净增长。对更大电池容量的需求,加上恒定的汽车市场规模,将推动电池生产商的投资额大幅增加。
  市场:中国位列第二政策仍是增长动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50.7万辆。随着需求量大幅增加,中国在市场维度已经跃居第二,但由于占比较低,仅次于法国。美国排名第三。
  与上一季度相比,德国和法国均增长50%左右;日本同样业绩不俗,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相比而言,美国和意大利的增速大幅放缓,二者增长幅度均在10%以内。在美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逐渐取代全混合动力汽车,从而带来新的需求,使美国避免了更大幅度的增长放缓。韩国则出现了个位数的下滑。
  目前,中国和法国的电动车市场占比都不足2%。为达到2020及更长远的排放目标,世界各国都需要进一步强化电动车的市场占比。对此,各国都通过政策手段加强电动车的推广。
  伦敦在2015年7月发布了“超低排放汽车交付计划”,颁布15项关键措施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基建投入、消费促进、营销推广和政策补贴等。并将于2020年在伦敦中心设立一个超低排放区,这意味着所有经过这一区域的公共汽车都必须为混合动力或纯电动,2018年之后投入使用的所有黑色出租车必须实现零排放,而所有新的网约车也都必须从2020年开始实现零排放。
  在中国,处于草案阶段的NEV积分规定要求整车厂从2018年到2020年NEV积分比例需达到8%、10%和12%。“对NEV积分未抵偿的企业,暂停部分燃油车型的生产。”
 
责任编辑:人民品牌网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068902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