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扭转经营困境,打消对公司盈利状况的质疑,运动相机制造商GoPro周三宣布将通过进一步裁员来削减公司支出。
根据福布斯报道,一位消息人士透露,GoPro将会继续对虚拟现实部门进行裁员,指出“没有人会留下”监督这些项目。
据了解本次裁员约270人左右,无独有偶,去年该公司也曾经裁员200人左右。公司认为裁员是削减成本的一种方式之一,然后就开始调整重组,消息发布,GoPro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0.55美元,涨幅为7.48%,报收于7.90美元。
此外,在公司治理页面上,部分高管已经被移除,包括营销高级副总裁、运营高级副总裁、公司发展副总裁和娱乐副总裁。福布斯此前报道,负责相机和Karma产品开发的消费设备高级副总裁法布里斯·巴比尔(Fabrice Barbier)已经离开。该公司曾表示,上季度大约三分之一的副总裁或以上职位被取消。
今年的3·15央视晚会,汽车界可谓躲过一劫,没有出现涉及汽车领域的任何负面消息。
与以往不同,汽车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已经连续成为3·15曝光的重点,中招的车企影响巨大,而今年的央视晚会汽车业阒无声息,显然另有春秋。
成为全球汽车消费最大的国家,中国汽车市场的基盘也随之扩大,汽车投诉量呈现上坡态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3·15晚会没有露面,并不代表汽车领域的消费者投诉骤减。
3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2016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分析》,汽车及零部件以10.49万件投诉量成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问题之一。
而中消协的最新数据显示,按投诉性质划分,汽车售后服务、合同争议、质量投诉位列前三,三者总和超过投诉总量的70%。
根据全国消协的通报,在2016年汽车投诉中,售后服务投诉案件4164件,合同投诉3748件,质量投诉3670件,价格投诉486件,安全投诉69件,虚假宣传投诉182件,假冒投诉144件,人格尊严投诉13件,计量投诉9件,其他投诉3178件。
售后服务依然是投诉的重灾区:其中同一质量问题多次维修,平均占比33.96%、不履行三包义务的投诉占到了24.74%。消费者的具体投诉问题主要表现在:维修水平不高;无法落实售后承诺;维修保养价格不明示、不透明、乱收费。
购车合同投诉量依然不减:其中合同违约行为占55.28%,不平等格式条款比例为4.32%。有媒体爆料称,合同类投诉问题表现为:购车不签订书面合同或提车后购车合同收回;合同不规范,对车辆交付时间、配置标准等售后服务条款不清晰;混用定金和订金造成双方权利不对等;签订合同不履约。
在汽车质量投诉中,产品性能占比为32.58%、不合格商品占比为6.92%、失效和损毁或灭失占比为18.75%。有媒体对此表述,在汽车质量投诉的重点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仪表板等主要部件故障;异响、异味、异常抖动;汽车轮胎早期磨损、爆裂等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自主品牌汽车的投诉量为2332件,占全年投诉总量的14.89%,排名第一;德系品牌汽车投诉1754件,占全年投诉总量的11.20%,排名第二;美系品牌汽车投诉1558件,占全年投诉总量的9.95%,排名第三。
记者获悉,在去年底J.D.Power发布的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中,中国车辆可靠性继续提升,虽然自主品牌继续落后于国际品牌,可喜的是上汽荣威和MG名爵品牌已经包揽中国品牌冠亚军,并超越众多合资巨头,取得了总榜排名第五、第七。
根据媒体披露的车质网数据显示,2016年汽车类投诉案件中,合资车企被投诉量占比达65%,成为最主要的被投诉车企类型;自主车企被投诉量占33%,仅为合资车企的一半,而进口车企则更少,仅为2%。据“汽车之家”调查采用发布的一份《2016年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2016年国内新车质量平均PPH(每百辆车中出现故障的数量)为289,而2015年新车质量平均PPH则为311,相比而言新车质量有了大幅的提升,
在汽车质量问题方面,J.D.Power的数据显示,国际品牌SUV车主最频繁提及的可靠性问题是“前雨刷喷洗器–破损无法正常工作”、“刹车时有噪声”和耗油量过大;自主品牌SUV车主最频繁提及的可靠性问题是“前雨刷喷洗器–破损无法正常工作”、“空调开启后,发动机没力”和“冷气不冷”。最频繁提及的问题:在豪华车细分市场中,“配置操控仪表板”是最频繁提及的问题,其次是“驾车经历”和“发动机变速系统”。在主流车细分市场中,“发动机变速系统”是最频繁提及的问题类别,其次是“配置操控仪表板”。
现在看来,汽车投诉成为十大热点问题和央视3·15息声,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实,早在3·15晚会之前,有关汽车的召回问题已经呈现出密集态势。往年不同,今年初我国出现了大批量的汽车召回潮,根据统计仅2017年1月份我国召回汽车的数量就能达到了588126辆,同比是去年的5倍之多。到了2月份,国内多个品牌更是发布了超过58份召回公告。据媒体爆料,去年1月有7个品牌发生召回,涉及车辆数目为84397辆;而今年1月,有超过20个品牌进行了召回,涉及车辆588126台,比去年同比增加了597%。在临近3.15晚会,更是有12个厂家和8个汽车品牌,发布了15批次的召回公告,涉及的缺陷车辆高达77万辆。选择了主动召回,既是一种态度,也可能是一种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