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专题 手机版
政策 国际 国内 政策 热评

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异体监督是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最大亮点

来源:人民品牌网 作者:张梦阳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1-14
摘要:1月12日上午,在第30届全国书会期间,中央编译出版社邀请《论制度反腐》作者、著名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为读者谈全面从严治重大问题,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这本谈反腐的图书签售现场热烈。 《论制度反腐》全面论述如何从严治党、推进制度反腐。本书研究成果填补
       1月12日上午,在第30届全国书会期间,中央编译出版社邀请《论制度反腐》作者、著名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为读者“谈全面从严治重大问题”,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这本谈反腐的图书签售现场热烈。
       《论制度反腐》全面论述如何从严治党、推进制度反腐。本书研究成果填补我国制度反腐研究空白,许多论述系第一次公开发表,是各级党政领导学习参考的很好读本。本书出版不久即加印,读者反响强烈。他说:“反腐专家李永忠是最早提出并持续开展制度反腐研究的学者。二十多年前在中央纪委研究室工作期间,开始了对制度反腐课题的研究,新书《论制度反腐》是这些年持续研究的成果积累。”
       李永忠认为,权力反腐,主要是以治标的方式净化政治生态,能管一时,却难管一世;能治一域,却难治全局。制度反腐,主要是以治本的方式净化政治生态,选择合适的试点突破,点虽小,但却五脏俱全;势虽慢,拷贝即能提速。
       他表示,腐败虽然与一些官员的思想、道德有关,但它根源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缺陷。架构科学的制度反腐体系至关重要。他认为,从严治党重视制度反腐,就是从问题的根源上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从众多矛盾中抓住决定事物本质的主要矛盾,既是治本的关键,更是成功的关键。
       李永忠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反腐,出炉了一系列反腐新举措,受到外界广泛好评。制度治党、加强对同级党委监督、把巡视作为利剑、强化问责、突出监督重点、调动民众反腐积极性,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工作的六大新亮点。
       第一大亮点,就是指导思想的明确——制度治党。习近平一上任就下定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反腐决心;一年后明确了“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的政改目标;两年后作出了“制度治党”“重构政治生态”的战略规划。强调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体系。这些都是党内分权的思想。目前,军队已走在了前面。比如,军委纪委和审计局在军改后,直接归中央军委领导,实现了监督权和执行权的分离。
       第二大亮点,“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这比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前进了一步,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亮点,也是新修订监督条例的重要指引。
       第三大亮点,把巡视作为利剑。三年多派出了十轮中央巡视组。而巡视组之所以能够比各级地方纪委和各级派驻纪检组发挥更大作用,就是因为巡视组是异体监督,而派驻机构是半同体半异体。巡视组的利剑作用,主要并不取决于其能力素质,而主要取决于异体监督的体制优势。
       第四大亮点,强化问责。王岐山说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新修订的《问责条例》一是重个人责任,更重组织责任;二是重工作责任,更重政治责任。三是重执行责任,更重决策责任。但是,仅靠问责解决不了权力结构和用人体制不严密的问题,问责成功要靠改革。 
       第五大亮点,突出监督重点。十八大来查处的170多位高官,大都曾担任过一把手,而他们的主要违纪违法犯罪的问题,也主要发生在担任一把手期间。这些年来,一把手违纪违法通常占同级别领导干部的一半以上。其实,历次党章从未有一把手的称谓,“一把手”的约定俗成,折射出的是“权力过分集中”这一“总病根”(邓小平语)。产生一把手的体制不改革,一把手还会腐!
第六大亮点,调动民众反腐的积极性。推进反腐斗争,高层的积极性如果不与基层的积极性相结合,这种积极性就会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为此,中央纪委网站开通了民众举报热线,江苏淮安创办的“阳光纪检”,到今年初的点击量就突破3亿多人次。说明广大群众完全能在反腐败斗争中实现其广泛性、积极性和有序性的统一。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重头戏之一是将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此次修订将首次把同级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的监督纳入条例,并会在双重领导体制上有所突破,将人权、事权部分上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改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致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特别是要通过推行(政改)试点,落实监督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的政治纪律,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责任编辑:张梦阳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068902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