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在第30届全国书会期间,中央编译出版社邀请《论制度反腐》作者、著名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为读者“谈全面从严治重大问题”,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这本谈反腐的图书签售现场热烈。
![]() ![]() ![]() 李永忠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反腐,出炉了一系列反腐新举措,受到外界广泛好评。制度治党、加强对同级党委监督、把巡视作为利剑、强化问责、突出监督重点、调动民众反腐积极性,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工作的六大新亮点。 ![]() 第二大亮点,“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这比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前进了一步,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亮点,也是新修订监督条例的重要指引。 第三大亮点,把巡视作为利剑。三年多派出了十轮中央巡视组。而巡视组之所以能够比各级地方纪委和各级派驻纪检组发挥更大作用,就是因为巡视组是异体监督,而派驻机构是半同体半异体。巡视组的利剑作用,主要并不取决于其能力素质,而主要取决于异体监督的体制优势。 第四大亮点,强化问责。王岐山说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新修订的《问责条例》一是重个人责任,更重组织责任;二是重工作责任,更重政治责任。三是重执行责任,更重决策责任。但是,仅靠问责解决不了权力结构和用人体制不严密的问题,问责成功要靠改革。 第五大亮点,突出监督重点。十八大来查处的170多位高官,大都曾担任过一把手,而他们的主要违纪违法犯罪的问题,也主要发生在担任一把手期间。这些年来,一把手违纪违法通常占同级别领导干部的一半以上。其实,历次党章从未有一把手的称谓,“一把手”的约定俗成,折射出的是“权力过分集中”这一“总病根”(邓小平语)。产生一把手的体制不改革,一把手还会腐! 第六大亮点,调动民众反腐的积极性。推进反腐斗争,高层的积极性如果不与基层的积极性相结合,这种积极性就会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为此,中央纪委网站开通了民众举报热线,江苏淮安创办的“阳光纪检”,到今年初的点击量就突破3亿多人次。说明广大群众完全能在反腐败斗争中实现其广泛性、积极性和有序性的统一。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重头戏之一是将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此次修订将首次把同级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的监督纳入条例,并会在双重领导体制上有所突破,将人权、事权部分上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改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致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特别是要通过推行(政改)试点,落实监督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的政治纪律,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