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大庆)我国土地变化的总体情况如何?中科院给出了答案:至2010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依然比上世纪80年代还要多,但优质耕地面积明显减少。 6月12日,中科院发布了《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报告说,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地、未利用土地、耕地、水域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在遥感监测的20多年里,我国土地中有266193.86平方公里改变了原有利用属性,占遥感监测土地总面积的2.80%。 报告指出,遥感监测20多年期间,我国耕地变化最显著,其动态变化面积高于所有其他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先增后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0年面积最大。2010年耕地21.36亿亩,依然多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原因是全国新开发的耕地面积在增加,但是质量较好的传统耕地、良田在减少。在6类土地中,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变化幅度最大,2010年扩大为80年代末的1.32倍,其中城镇用地扩展为1.76倍,农村居民点扩展为1.10倍。 新发布的报告围绕我国的土地利用、植被状况、典型城市群区域大气状况、粮食生产形势、水资源与水环境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该报告主编、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顾行发说,以绿皮书的形式将遥感监测成果出版,这是中国遥感界的第一次尝试。未来,遥感监测绿皮书将每年出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