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专题 手机版
民生 资讯 理财 民生 公司 环保

“茉莉之乡”的17年“垃圾分类经”

来源:新华社 作者:人民品牌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25
摘要:新华社南宁4月25日电题:茉莉之乡的17年垃圾分类经 新华社记者刘伟、向志强、覃星星 茉莉花田的香味越来越浓了。 戴着尖角圆帽的花农余德玲在田里忙着,她要赶在开花前,把一袋袋乌黑细腻的肥料洒在一排排花根旁。这些肥料是垃圾变的,可有营养了,洒了花会开得更多。 垃圾变成资源,得益于17年来垃圾分类在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县的持续推进。一个西部小城,垃圾分类何以达到70%以上覆盖面和90%以上的分类正确率?又是如何长期巩固发展的? 从逼出来的到潜移默化 早上7点,郁江之畔的马鞍街逐渐热闹起来,50多岁的刘锦芬

  新华社南宁4月25日电题:“茉莉之乡”的17年“垃圾分类经”

  新华社记者刘伟、向志强、覃星星

  茉莉花田的香味越来越浓了。

  戴着尖角圆帽的花农余德玲在田里忙着,她要赶在开花前,把一袋袋乌黑细腻的肥料洒在一排排花根旁。“这些肥料是垃圾变的,可有营养了,洒了花会开得更多。”

  垃圾变成资源,得益于17年来垃圾分类在“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县的持续推进。一个西部小城,垃圾分类何以达到70%以上覆盖面和90%以上的分类正确率?又是如何长期巩固发展的?

  从“逼出来的”到潜移默化

  早上7点,郁江之畔的马鞍街逐渐热闹起来,50多岁的刘锦芬和爱人在大码头的粉摊开始营业。粉摊旁有4个垃圾桶,收拾碗筷时刘锦芬熟练地将吃剩的粉、豆浆杯、纸巾等分别扔进不同的桶内。“10多年了,分类早已经习惯了。”她说。

  17年前的马鞍街可是另外一番景象:狭窄的街道拥挤杂乱,傍街而过的郁江吹来的并非清风而是浓烈的臭味。“垃圾全部往下丢,江边有一道很宽的垃圾带。”刘锦芬说,靠江的房屋全部紧闭窗户,垃圾清理就寄希望于“发大水冲走”。

  “横县的垃圾分类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横县环保局党组副书记陈洪为说。2000年9月,横县正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马鞍街和西街这两条最为脏乱差的街道入选其中。

  大规模培训是第一步。县里的工作组先对全县22个乡镇分管副职领导和街道社区负责人、学校负责人、环卫工人、个体户等关键人员和骨干力量开展培训,再由他们回去组织延伸培训。工作组还吸收“平民教育”和环保领域专家加入,他们和当地干部一起召集群众举办各种座谈会、经验交流会。

  试点启动后的督导工作更为细致。每条街道都有社区骨干、环卫工等多名工作人员负责宣传、督导。“每天挨家挨户巡查,分类不正确的马上纠正,遇到不在家的留小纸条或者再来第二次,直到分类正确为止。”县环卫站副站长黄丽说,还通过发放牙膏、洗衣粉等小奖品提高居民积极性。

  3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200多户居民的垃圾分类正确率达95%以上,试点也逐步推广到其他街区。直到现在,横县环卫处仍然有一个10多人组成的督导小组,每天都会到各片区的学校、小区、街道开展巡查督导。

  无论是何种教育,学校都是不可或缺、关系长远的环节。10多年来,横县县城的学校都有教育培训和垃圾分类制度,并与操行分挂钩。中午时分,记者在横县民族中学看到,每个班都将分好类的垃圾抬到集中分拣处,在这里负责检查分类情况的也是轮流值日的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垃圾分类,增强分类意识,进而带动家庭、影响社会。”学校党支部书记马宁才说。

  对很多横县人来说,多年的实践和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仅让他们形成了一种习惯,更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内在的环保意识。吃剩的卷筒粉用来喂鸡,塑料瓶集中起来卖,一次性竹筷子就送给街坊烧火,刘锦芬的粉摊产生的真正的“垃圾”少之又少。

  全链条分类的背后

  下午5点半,环卫工唐志洁开着垃圾车前往自己负责的街区收垃圾,每家每户陆续将两袋分好的垃圾放在门口。拎起袋子倒入垃圾车不同的桶内,然后用钳子快速挑拣一下,再前往下一户,每户的收集时间不到1分钟。“居民分得基本没什么问题,二次分类省很多力。”她说。

  分类的意识有了,接着就需要一套简单易行的源头分类办法。为此,横县在试点启动前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调查工作,内容包括县城垃圾收集现状、生活垃圾成分监测、民意调查等。在此基础上,项目人员会同有关单位、街道、居民代表共同讨论,确保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充分参与方案制订。

  根据垃圾构成和群众认知便利性,横县把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不可堆肥和有害有毒三类;吸纳群众意见,采取定点定时投放和收运的方式,对于街道住户一般下午五六点左右上门收运,有垃圾房的小区则是晚上投放,当晚或第二天早上收运。

  源头分类却又混合运输——这是一些地方垃圾分类难以产生实效的原因。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横县的垃圾分类也一度出现混合运输问题,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县里克服困难,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了源头分拣、中间运输、终端处理的全过程分类。”陈洪为说。

  走在横县的大街小巷,两个分类垃圾桶或垃圾袋几乎成为“标配”;新建小区都有封闭的垃圾房,这已被纳入项目竣工验收内容之一;小区垃圾房的分类垃圾,环卫部门会分人分车分类运输;耗费两三百万元建设的垃圾中转站里,两套机器分别对可堆肥和不可堆肥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再分别运往堆肥厂和填埋场。

  横县环卫站站长施培杰说,在垃圾分类处理的链条中,如果不能解决垃圾的最终“出路”,中前端的分类工作就不可持续且无意义。为此,横县与香港浸会大学、广西大学农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结合可堆肥垃圾占主导的实际,开展堆肥肥效、应用需求等调研,并投资建设了设计处理能力为15吨/天的堆肥厂。

  记者在堆肥厂看到,可堆肥垃圾先在11个发酵池发酵,经过层层筛选加工成堆肥,污水则进行处理后再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二次处理。“每天产堆肥10吨以上,主要用于林木、苗圃种植,非常好卖。”工厂负责人说。资源化处理带来的减量化效果明显,现在,全县生活垃圾减量约25%。

  广度与深度的拓展

  “李新延,月工资3350元;李文廷,月工资2300元……”这张工资单显示的是横县校椅镇石井村委各村屯保洁员的工资。

  借鉴县城垃圾分类经验,以广西大力开展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为契机,近几年横县农村也逐步构建具有特色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

  在石井村,农户和县城居民一样按干、湿两类进行垃圾分装,也缴纳垃圾费(每人每年36元),然后通过竞标的方式聘请保洁员,分三级、按四类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大部分垃圾在村委会垃圾处理中心就可完成分类处置,基本做到“垃圾不出村”。

  为提高保洁员的积极性,村里规定垃圾分类的收益归保洁员所有。59岁的新街保洁员李文廷除了工资,每个月卖啤酒瓶、饮料罐、废铜烂铁等还有七八百元的额外收入,厨余垃圾产生的沼气也供他家免费使用。

  试点带来的效果很明显,现在垃圾分类已覆盖石井村全部12个自然屯,隔壁村的两个自然屯和三家企业也主动加入进来。这一模式也正在其他乡镇陆续推广。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垃圾分类都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的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即使走过了17年历程,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目前垃圾分类仍未覆盖横县全部城区,特别在一些流动人口多的老城区和城乡接合部,仍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

  “垃圾分类看起来是小事,却是关系整个生态环境的大事。”横县县委书记唐小若说,在完善长效机制方面,组织架构、政策措施、产业化改造等相关工作都需统筹推进。如组建多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作用;在扩大宣传的同时出台一些约束措施,强化源头控制;推广新技术新理念,鼓励垃圾回收产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人民品牌网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068902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