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前,在峨眉山脚下的“中国绿茶之都”乐山市,正是最受市场青睐的“明前茶”采摘时节。乐山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响“川字号”茶品牌,一叶叶春茶经过采摘、炒制,生产成“竹叶青”“峨眉雪芽”等知名品牌茶叶,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绿水青山出好茶
记者见到乐山市峨眉山市黄湾乡黑水村茶农杨秀容时,她正在峨眉雪芽黑水有机茶生产基地里采茶。杨秀容家种了2亩茶叶,去年她家种的茶叶大部分送人了,“峨眉山的茶好喝,拿去送人,亲戚朋友喜欢得很。”
竹叶青生产车间。记者 陈燮 摄
杨秀容去年把其余的鲜叶通过专业合作社卖给茶企,赚了六七千元,“同时,去年我在茶企打工采茶,几个月的时间也挣了六七千元。”像这样通过专业合作社与茶企建立合作关系的,在峨眉山脚下有16个自然村、3万多亩茶园。
杨秀容口中的茶企是峨眉雪芽茶业集团公司。“这里海拔1000多米,种的全是良种绿茶。峨眉山的生态好,茶树的病虫害很少。”峨眉雪芽集团生产厂长彭文志说,他们在黑水村有3000亩有机茶园,清明前采摘鲜叶,只取尖儿上最好的一叶。
在黑水村周边,不同地形的茶园错落有致,一垄垄茶树与不同姿态的树木构成了林茶共生的景观。这里的茶园被峨眉山拥在怀中,野生动植物产生的有机物质大量入土,堆积丰厚,形成厚实的腐殖质土壤。因此茶园土壤肥力深厚,原茶营养成分十分丰富。
彭文志说,峨眉雪芽致力打造有机茶产业,在黑水村,每到采茶季节,游客在游览峨眉山之后也会组团到这里参观茶园,体验茶农生活,了解茶叶加工生产过程。
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丽说,依托峨眉山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乐山把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的有效支撑,统筹茶产业发展带和乡村旅游点布局,培育包括茶品牌在内的“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更多茶农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打造“川字号”品牌
川茶是四川着力打造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委农工委常务副主任杨秀彬说,今年四川省委在一号文件中提出,立足生态环境、气候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积极发展川菜、川果、川茶、川药等“川字号”特色个性农产品。
“竹叶青”在全国范围拥有300多家直营店、100多家加盟店。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唐先洪说,茶叶品类往往是地方性的共享资源,一种茶叶通常有几十家、上百家企业生产,品质参差不齐、价格混乱,消费者往往也不知道一种茶叶到底要买哪家企业的。
竹叶青在四川极富盛名,这种绿茶只产自峨眉山。然而,过去竹叶青这一品牌也曾被许多茶商滥用。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提出彻底解决商标归属问题,最终在国家工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判决下,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独家拥有了“竹叶青”商标专用权。
“竹叶青与其他共享品牌的茶叶不同,为我们公司独有,保证了品质稳定。”唐先洪说,竹叶青原料选自峨眉山海拔800米至1500米的高山茶园,并且只选择清明前的嫩芽。去年,竹叶青产值达8亿元。
记者在竹叶青厂区内看见,生产车间窗明几净,几百名身穿白色隔离服的工人通过手工方式,将茶叶进行仔细拣选。竹叶青建立了西南最大的茶叶冷藏保鲜库,在每年清明节前要完成鲜叶生产和初加工,将半成品以真空大件包装冷藏,供全年根据订单陆续精加工。
目前,“峨眉雪芽”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及“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竹叶青”品牌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乐山荣获“中国绿茶之都”称号,“峨眉山茶”区域品牌成为四川省重点打造的川茶地方区域品牌。
农民增收得实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实惠。”杨秀彬说。
过去,峨眉山的农户也种茶,但是一家一户各种各的,东一亩西一垄难以形成规模,种植标准和质量不统一,也没有什么市场议价的能力,往往卖不出好价钱。为此,竹叶青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为茶农提供统一标准,种植出更优质的茶叶。茶农则在企业带动下,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生产,不再担心增产以后受市场压价之苦,能实现增产又增收。
彭文志说,峨眉雪芽每年向周边农民免费发送优质良种茶苗,邀请专家为农民传授种植管理技术,成立专业合作社,茶农参股入社形成产业化合作模式。这些茶农平均亩收入在四五千元,一些品质较高的茶园,每亩收入甚至能达到7000元。
乐山市的茶园许多成为竹叶青、峨眉雪芽等“川字号”茶品牌生产厂家的种植基地。农户将土地流转出来,每年每亩至少有600元以上的租金收入。农户在茶叶基地务工,采摘春茶每斤能挣15元,夏茶每斤能挣20元,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农民就近务工、顾家两不误。
于丽说,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强品牌、提质量,茶产业已成为乐山市优势明显、市场稳定、助农持续增收的特色产业。目前,乐山市有上百万人从事茶产业,在茶叶主产区,农民茶产业相关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高达70%以上,形成“一业带多业”融合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