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副中心123个建设项目开工提速
出入境接待大厅将安装24小时电子签注机。摄影/记者 王薇
取消调整各类“奇葩”证明129项、调整行政审批达到1005项;转变政府监管方式不靠审批靠信用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办理执照实现全程电子化……从2013年至今,本市围绕“放管服”深入推进的多项改革服务举措,让市民、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一会三函”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设提速
本市在简政放权的改革推进中,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成为一大亮点。它创新性地采取了“一会三函”的管理新模式,大大加快了项目投资和开工。“一会”是指市政府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其次“三函”是指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施工意见登记书三份文件。也就是说在试点城区,项目单位只需满足“一会三函”4项前置条件即可开工建设,其他各项法定审批手续在竣工验收前完成即可。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上,这种行政管理的新模式,让涉及道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中的123个项目得以提前开工建设,更快地将改革红利释放给广大市民。
北京市五中通州校区项目于2013年9月就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于征地及占补平衡等问题,无法办理土地手续,后面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一系列的手续全部停滞。
2016年5月,“一会三函”新模式在通州推行,五中通州校区工程在经过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领导小组集中审议,取得规委发出的规划意见复函后,提前完成招投标手续。2016年8月17日,校区开工建设,目前学校主体结构已经封顶。“一会三函”创新举措让学校开工的时间提前了近一年,可以确保2018年9月正常开学使用。
除了五中通州校区,得益于“一会三函”新模式办理前期手续,通州文化旅游区曹园南大街综合管廊项目、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和潞河医院分院项目均提前开工,32个前期推进缓慢的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北青报记者从市编办了解到,5年来,本市聚焦放权,截至目前,本市已先后取消调整行政审批1005项,彻底终结非许可审批,精简力度达到了64%。此外,还取消了131项职业资格认定、80余项涉企收费、150项中介服务。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将158项许可证由前置改为后置。一次性取消调整各类“奇葩”证明129项。
新设内资公司执照全程电子化
五年来,不少企业和市民发现,政府的监管方式悄然发生着改变。不再靠简单的审批、处罚,而是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司法机关、海关、工商、税务等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对接,建立信用信息异常和黑名单制度,运用科技手段来加强诚信监管。
今年5月底,本市新设内资有限公司及外商投资新设企业实现了执照全程电子化,目前749户企业获颁了电子营业执照。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同时,电子营业执照更成为企业信用监管强有力的支撑。
据北京市工商局介绍,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以及电子营业执照是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作为电子营业执照的唯一、权威有效官方发布平台,企业、行政、司法、金融等管理应用部门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信用网进行企业营业执照的查询和验证,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的应用支撑。同时电子营业执照全面整合了企业登记信息、监管信息、信用信息等,以电子痕迹记录企业行为,积累海量的、可分析的企业行为数据。
今年将推出24小时自助电子签注机
工商执照“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一次申请、一网通办”……五年来,市民办事要跑的地方越来越少,很多在家里、自助设备上就能“一键”完成。
一年办理出入境证件达到400万人次,一天的日均峰值达到1.6万件,作为北京最大的行政服务窗口之一的北京出入境办理窗口,近几年来在服务上推出了不少便民利民的新举措。预约、自助、快递,多种服务手段让出入境办理大厅不再人头攒动。
据介绍,目前,本市18个出入境接待大厅和62个派出所实现了出入境证件的办理;出入境管理部门自主研发的港澳台签注(卡式)自助一体机,更是集受理审批、签注打印、缴费发证于一身,将办证时间缩短至3分钟;自助发证机则实现了证件准确定位、快速颁发,申请人平均用时仅20秒即可自助领取证件。2016年以来,本市就有15万人自助办理了电子签注,30余万人自助领取了证件。
据出入境管理局局长车炎介绍,今年,他们还将推出新的便民举措,24小时自助电子签注机将投放使用,方便市民随时办理。(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