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张末冬
据介绍,在实地调研和开展试点的基础上,贵州银监局提出“微利扶贫、联动扶贫、精准扶贫”三项原则,明确产业扶贫链融资、分阶段移民搬迁扶贫、特色化金融服务、特定群体扶贫四种金融扶贫模式,建立健全机构、组织、服务、产品、支持、监管六大体系,最终形成了银行业支持脱贫攻坚的“三大支柱”。
3月16日,第98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贵州银监局副局长王军介绍了该局引领银行业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贵州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贵州自然地理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全省贫困人口378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近十分之一,88个县市区中贫困县就有66个,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个、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16个,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近年来,贵州银监局聚焦金融扶贫工作,引领贵州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补短板,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落实扶贫资金,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2016年,该省扶贫贷款实现了“两个高于”目标,贫困地区各项贷款余额4662.45亿元,较年初增长19.4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98个百分点;贫困户贷款余额275.89亿元,较年初增长31.28%,高于农户贷款平均增速11.53个百分点。
提高金融扶贫措施有效性
为强化监管引领,贵州银监局已经出台多个指导意见推进金融扶贫。例如,制定《贵州银监局关于银行业支持扶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并由贵州省政府转发实施,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再如,制定印发《贵州银监局关于银行业采取三十条措施支持我省“三变”改革、“三社”融合的指导意见》,为“三变”改革、“三社”融合提供了全面的金融服务。
据王军介绍,在实地调研和开展试点的基础上,该局提出“微利扶贫、联动扶贫、精准扶贫”三项原则,明确产业扶贫链融资、分阶段移民搬迁扶贫、特色化金融服务、特定群体扶贫四种金融扶贫模式,建立健全机构、组织、服务、产品、支持、监管六大体系,最终形成了银行业支持脱贫攻坚的“三大支柱”。
为更好地鼓励银行业投入到扶贫领域,贵州银监局强调激励和督促措施并重。一方面支持扶贫攻坚力度大且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创新业务,提高监管容忍度,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扶贫类贷款不良率高出各项贷款不良率两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建立扶贫数据统计监测制度,按月监测扶贫情况、按季统计扶贫数据,跟踪掌握扶贫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强化金融扶贫“造血”功能
“突出产业扶贫、夯实脱贫基础。”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王君强调,脱贫工作需要突出可持续性,不能仅仅“输血”,还要强化“造血”功能。鉴于此,贵州银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支持“5个100工程”建设,即100个产业园区、100个农业示范园区、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贷款余额2036.76亿元,较年初增长36.84%;大力支持“五大新兴产业”发展,即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养生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产业、新型建筑材料业,贷款余额441.51亿元,较年初增长21.11%;大力支持乡村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贷款余额371.92亿元,较年初增长44.54%;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全省农合机构支持各类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主体64万余户,2016年末贷款余额366亿元。
除此之外,贵州还计划设立总规模达3000亿元的脱贫攻坚基金,其中,财政性出资350亿元,募集社会资本2650亿元,投向扶贫产业的达12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全省共设立各类扶贫基金达1598亿元,主要用于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等方面。
在产品创新方面,贵州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了100多个覆盖“三农”和贫困地区的信贷产品,并大力发展扶贫小额信贷,针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了“5万元(含)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特惠贷”,对创业情况良好的贫困户,可追加提供10万元、5年期、利率优惠的“特惠贷+”贷款。截至2016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特惠贷余额184.03亿元,惠及43.24万户贫困户。
运用“大数据” 破冰扶贫难题
近年来,贵州在运用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方面也取得了可喜进展。围绕贵阳市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方向,贵阳银行从2015年起就开始系统谋划大数据金融战略,致力于打造“大数据特色银行”。通过从数据的存储记录,到对不断增长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源进行整合分析,成功释放数据价值,实现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改善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等多方面深化改革转型。
据悉,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贵阳银行正在探索走可操作、可复制的普惠型农村金融发展之路。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贵阳银行行长李忠祥具体介绍了该行今年首先将新增5000个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完善助农E终端服务功能和服务方式,以村组、乡镇为中心,配合电商加快构建线上购买、线下体验的O2O服务平台。
其次,以绿色食品产品基金为引领,打造拳头产品,以直销银行账户体系为纽带,解决农村交易复杂的困境,撬动农村市场的存款。
第三,运用大数据对客户交易行为、经营状况、资金流向、信用水平等进行分析挖掘,推进信息系统整合,使产品与市场更加紧密衔接;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创新应用,与电商就服务点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大数据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寻求发展突破口。
第四,启动筹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库。全年将投放农户信用贷款20亿元以上,建设1000家信用村,完成涉及50万户,200万村民的信用档案的大数据建设;开展评级授信并建立专档,准确掌握“三农”信贷资金的需求规模、对象和实施计划,推出精准扶贫贷款。
第五,确定农村金融部事业部制建立方案,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