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产业 • 正文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设计图”正变“施工图”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科技日报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设计图”正在变成“施工图”。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了解到,中关村的科学城空间优化提升和创新平台项目,怀柔科学城推动“2+3+5”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未来科技城推进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在入驻央企实施,均已取得可喜进展。
       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介绍,北京目前已经分解确定了215项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把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变成可操作性强的“施工图”,将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中关村科学城定位是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怀柔科学城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大科学装置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昌平未来科技城则定位大型企业技术创新集聚区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高地。
       记者近期走访地处昌平的未来科技城时了解到,目前这里已有14家中央企业入驻运行;聚集科研人员约8500人、其中常驻“千人计划”专家 55名;主要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启用。昌平区区长张燕友说,2017年,昌平将实施10项关键技术攻关,加快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 化,打造40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促进科技创新,科研人员是关键。科研人员工资总额单列、科研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等,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张燕友介绍,未来将会考虑在 这些方面推动央企科研体制改革,目前,这一政策已在入驻园区的神华集团率先试点,今年将在更大范围推广。年内未来科技城将成立创投基金,激发科研人员积极 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海淀区区长于军介绍,中关村科学城已经明确了40个中关村科学城重大建设项目。其中,既有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如建设石墨烯产业创新中 心等;也有培育前沿技术和自主创新集群的重大项目,如加快建设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北京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发起设立中关村原创 前沿技术研究院等。
       与此同时,集聚培养顶尖人才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北京市科委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聚德 霍夫教授,并已共建成立托马斯北京研究院;支持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大学分别与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986年图灵奖 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形成引进合作意向。
       目前,两大科学装置已落户怀柔科学城,今年,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正式批复;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已正式批复, 材料基因组研究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将力争今年陆续开工,建成后面向全球顶级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开放。中国科学院会同有关单位正在积极推进子午工程二期、多模 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装置的立项前期工作,满足更加全面的基础前沿科学研究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