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教育 • 正文

杭州师生将AI教室 “搬”进山区学校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人民品牌网

  “让科技教育不受硬件条件限制”

  杭州师生将AI教室 “搬”进山区学校

  本报讯(通讯员 刘妃 记者 王泽英)在竹竿舞的节奏中,身着畲族民族服饰的机器狗灵巧跳跃;童声吟唱的畲族民歌,被AI实时翻译成普通话投射在电子屏上……日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芯苗成长计划”走进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活动——杭电师生将智能机器人、AI教具“搬”进畲乡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充满未来感的民族文化科技课。

  30余名当地小学生化身“小小设计师”,将象征吉祥的畲族凤凰纹、柳条纹刺绣穿戴到机器狗和机器人身上。“我给机器狗佩戴的彩带代表凤凰展翅,希望它带着我的祝福‘飞’出大山!”五年级学生詹梦涵兴奋地说。

  当天的活动中,机器狗为孩子们表演了《双狮贺喜》,学校板凳龙龙灯队带来了精彩的《龙腾盛世》,两个节目巧妙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科技与民俗的跨界“碰撞”引发现场阵阵欢呼。

  在临时改造的AI教室里,杭电学生项晨阳正专注地为机器人编排畲族舞蹈。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他将“祭祖舞”“丰收舞”等舞蹈的传统动作拆解成代码指令,成功让机器人跳出连贯的畲族特色舞步;另一侧,AI语音设备前围满了好奇的孩子,当他们唱起畲族歌曲,屏幕即时显示普通话译文,还能生成带民族乐器伴奏的版本。

  “我们带来了可拆卸的模块化教具,一个行李箱就能建起一间‘AI教室’。”杭电老师王荔表示,团队专门开发了适配山区教学的课程包,包含智能编程、机器视觉等6大主题,所有设备均可通过平板电脑操控,“让科技教育不受硬件条件限制。”

  杭电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章宗森表示,此次活动是“教育共富”的创新实践,目前杭电已经在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建立了实践基地,未来将持续向山区输送“科技教育轻骑兵”,并计划建立云端资源共享平台,“让每个孩子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触摸时代前沿的脉搏。”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