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吴兴区了,谢谢您的支持,请继续关心!”上周,在重庆出差的我,突然收到秀洲区委书记吴炳芳的作别微信。
我心头一震,一切来得好突然。就在8月21日,他看到我们采写的高端人才侯世国一文时,还给我留言说:“上周我去看他了,我们一起支持他的发展。”
说好的“一起”突然中途“改道”了。
于是,我在内心生发感慨:官场上好身不由己,一纸调令,就必须变更“旅途”的行程。虽然就职务而言,最终的终点站可能殊途同归,但必须马上放下心中刚刚铺就的蓝图,马上进行情感切换,马上需要割舍一个地方,爱上另一个地方,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
再又一想,觉得他们的家人也挺不容易的,尤其是他们的妻子,先生到外地任职,一家老小的大事小事就得由她挑起。尽管在本地工作时,一天到晚也忙于公务,少有顾家的日子,但那毕竟在一个大市里,可以随叫随到,那种心中有依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所以,一个官员的背后,站立着一家人的奉献。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没有看到他们背后的艰辛与付出辛酸。
当然,有人会觉得我这种看法太肤浅。在什么样的山,看什么样的风景。他们所经历的、所收获的,是站在山脚的人想不到的。否则,干吗那么多人想爬山?人生中有这样的际遇,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花开花落终有时,人来人往皆不遇。当记者这几十年,其实早该习惯官场上这种缘来缘去缘如烟。可是,不知怎么的,我的内心还是被炳芳书记简简单单的告别话语感动着、温暖着。毕竟,我只是一介小记者而已。
炳芳书记
我跟炳芳书记认识于桐乡。由于我这个人见了当官的有种天然的疏离感,总害怕人家说我高攀、拍马屁,为此,虽然相识于微时,但随着他们官级的提升,总会自觉地保持距离。也因为如此,他在秀洲任职时,除了几次有限的采访,并没有过多的交往。
可能是出于记者的本能吧,我在远远注视他们的同时,总会在心底里看看位置坐得越来越高的他们到底怎样变化着:腔调变了吗?脾气变了吗?那种打量普罗大众的眼光变了吗?
有时候,看这种“变”与“不变”,也是极好玩的一件事。
让我感动的是,从桐乡到海盐、再到经济开发区,乃至秀洲区,炳芳书记身上的那种谦和与亲和没变。我们当记者的,最怕的是那种见了领导堆满笑脸,转过身面对我们普通百姓又立刻紧板着脸的人,好像不严肃不足以显示他(她)的份量与威严似的。有的甚至一张口就说:“我跟你们报社的领导哪能哪能……”似乎我们是一介小记者,只认识我们有失他们的身份。炳芳书记没有这样那样的“腔调”,而是一如既往地随和。他那眯缝着眼的笑,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每次采访,也全然没有给人那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总是给我留足足够的时间,让我尽情提问。
我问秀洲的朋友:“炳芳书记总是一副笑脸,平时对你们这样吗?开会时发不发火?”朋友告诉我:“平时也是笑脸居多。我们书记蛮随和的,很少动肝火发脾气,总是对基层的同志说:你们辛苦了,劳你们费心了。在他身边,没有权力的压迫感。但是,别看他这样,抓起事来也极认真,我们根本马虎不得。”
不怒自威,这是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所在。其实这种亲和的力量,挺值得我敬佩的。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挺容易发火的人。
我很多时候觉得,当县(市、区)领导挺不容易的,他们的点子、他们的决策、他们的指令,得有一班人帮他们去高效执行。怎么样让指令有效,一竿子到底,又让上上下下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加足马力干,确实是一门学问。鞭子抽得紧吧,可能引起反弹;鞭子松了吧,像一盘散沙,推动不了工作。推进工作的力度、干群关系的温度最终都是通过人的状态体现出来的,这当中,需要一点科学的艺术,才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笑的背后肯定有委屈、有压力,甚至有泪水,可是一个人能用笑来面对一切时,他(她)的内心肯定有一种柔韧的、穿透一切的力量。这当中又是怎么做到的?
最近,我喜欢上了《道德经》,周休刚刚抄写完的第七十八章,似乎让我悟到了“笑”的本质: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我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修炼到能用笑来面对一切。
当然,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光凭个人的观感来进行主观判断。我觉得,那些隐没在乡间的最原生态的声音是最真实的表达。节假日,我和先生喜欢开着车到各地闲逛,几乎走遍地嘉兴周边的小镇。王江泾、王店、油车港、洪合……秀洲区原先在我眼里有些破败、有些凌乱的那些小镇,这两年都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大气了、洋气了、有质感了,不管是出入口,还是背街小巷,那种由里而外的蜕变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并且得到当地百姓的由衷赞叹。随便置在秀洲区哪个小镇,随便问哪一位居民:你对自己身边这两年的环境变化是否满意?他们肯定会自豪地竖起大拇指:满意!感谢党和政府!我不是作为一名记者跟当地百姓攀谈这些,而只是作为一名游客出现,当我听到老百姓那些发自肺腑的感谢,真的深深被感染并且感动了!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就即期来说,环境改造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无法用数据来体现发展的成就,其实是是挺考验一个地方决策者的耐心和定力的。如果心中不是装满对脚下这块土地的情感,如果对于发展显现得功利一点,如果眼里只有数字而漠视老百姓的热切期盼,秀洲区的环境整治即便做了,可能也不会做得那么彻底,那么上档次!
抓发展从抓环境做起,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把它践之于行动,在一定时间内需要耐得住寂寞,承受一点数据增幅的压力。这两年,秀洲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做了,相信,功成以后的秀洲,肯定不会忘了这两年潜心做环境的努力!
就在上上周,我被秀洲区宣传部拖去采访,说是石臼漾水源地水质达于二类。这是嘉兴人民近30年来拥有的最好水源地水质。它的背后,不就是秀洲区一张亮丽的环境保护答卷吗?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掌声应该送给炳芳书记和他的团队!
让我决定提笔写写炳芳书记,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务实关怀。对于国家高新区落户秀洲区,我跟大家一样并不陌生。但在今年之前,对于为什么这块含金量很高的牌子落在秀洲,心中是不以为然的。只是惯性地觉得,可能秀洲的争取比别人更努力而已。可是,今年一场为时两个月的“追梦来嘉.与你同兴”的高端人才访谈活动,让我对于秀洲给予人才的温暖有了全新的感知。侯世国的标签,已经做到全球知名,如今在上海、北京以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布局,目前是全国各地争着想要的创业人才。可他告诉我:“不会离开秀洲,在我们企业最弱小的时候,是秀洲给了我们最有力的臂膀、最温暖的胸膛。”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眼泪都快要流下来。在这个喧嚣又有些功利的时代,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耐心陪着企业长大的。秀洲区做到了,人才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那次采访后,我告诉朋友:“对于一个地方的决策者来说,要沉下心来,认真地做一些实实在在、为后人奠基铺路的事,其实并不容易。可是,这次在秀洲区采访的侯世国、沈旺、赵兴三位创业创新人才告诉我,让我感受到他们正在把这句话化为行动。若干年后,如果是在秀洲区崛起新的产业,我会感觉那定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因为今天的秀洲区领导正在为明天的秀洲发展奠基。”
我还没来及把我的感受告诉炳芳书记,他调走了。昨天下午,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爆:吴兴区委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干部任免决定。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吴炳芳同志任中共湖州市吴兴区委委员、常委、书记。
此文,仅以一个小记者的名义,为炳芳书记饯行。祝福他,在新岗位有新作为,展现新气象!(文/应丽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