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专题 手机版
资讯 资讯 理财 民生 公司 环保

北大国发院教授黄益平:防范金融风险关键是强化市场纪律改善监管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人民品牌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06
摘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在日前举行的朗润格政第80期活动两会解读报告会上表示,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很多,但关键是两条,一是强化市场纪律,真正让市场机制成为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因素;二是改善金融监管。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为什么当前金融风险显著上升?主要的诱发因素还是增长减速和结构转型,增速放缓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利润率下降、不良率上升,而新旧动能转型意味着金融资源需要重新配置。黄益平表示。 中国的金融风险一直存在,但至今没有爆发出显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在日前举行的“朗润·格政”第80期活动“两会解读报告会”上表示,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很多,但关键是两条,一是强化市场纪律,真正让市场机制成为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因素;二是改善金融监管。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为什么当前金融风险显著上升?主要的诱发因素还是增长减速和结构转型,增速放缓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利润率下降、不良率上升,而新旧动能转型意味着金融资源需要重新配置。”黄益平表示。
  中国的金融风险一直存在,但至今没有爆发出显性的金融危机,黄益平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持续的高增长可以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或者掩盖问题。举例来说,过去我国银行的坏账率高达30%-40%,1998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转移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1.4万亿元在1998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放到今天,跟GDP一比就是一个很小的数字。第二,政府兜底。即使在不良率非常高的时候,我国的银行体系也没有发生危机,主要就是因为政府在后面兜底。政府兜底短期优势是提升了人们的信心,防止不良率上升引起的挤兑。
  “但这两个因素现在都已经很难再持续,这可能是为什么政府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今年的政策重点之一。”黄益平说。
  黄益平认为,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很多,但关键是两条,一是强化市场纪律,真正让市场机制成为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因素;二是改善金融监管。
  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短期稳定与长期稳定之间的关系。稳定很重要,但我们过去的做法是竭尽所能地维持短期稳定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多长期的隐患。要真正实现长期稳定,必须适当地释放一些风险点,允许破产、违约和出清。
  同时,金融部门需要改革。改革方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已经确定,大致是三方面:第一,改革要降低准入门槛,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第二,放开市场,让市场机制决定利率、汇率和资金配置。只有加强市场纪律,市场价格的信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样,在僵尸企业出清之前,最好不要考虑利率完全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完全放开;第三,改善金融监管。开放金融市场可以提高金融效率,但同时也可能放大不确定性,所以加强金融监管便成了当务之急。金融监管改革,短期内可能需要考虑如何改善政策协调的问题,但是长期看,关键还是要考虑提高监管的专业性、独立性、权威性。
责任编辑:人民品牌网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068902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