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专题 手机版
资讯 资讯 理财 民生 公司 环保

弱通胀预期阻隔期限传导 债券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王洋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至0.75%调升到0.75%至1.0%。正当市场还在沉醉于略显鸽派的美联储措辞降低了激进加息的政策风险之时,中国央行果断出手:全线上调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10个基点至2.45%、2.60%、2.75%,继而在当天没有MLF到期的情况下,对17家金融机构开展3030亿元MLF操作,其中6个月1135亿元、1年期1895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上调10个基点至3.05%和3.2%。债券市场在闷头一棒的闪击下下跌,然而随后又恢复了理智,截至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涨0.76%,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
       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至0.75%调升到0.75%至1.0%。正当市场还在沉醉于略显“鸽派”的美联储措辞降低了激进加息的政策风险之时,中国央行果断出手:全线上调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10个基点至2.45%、2.60%、2.75%,继而在当天没有MLF到期的情况下,对17家金融机构开展3030亿元MLF操作,其中6个月1135亿元、1年期1895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上调10个基点至3.05%和3.2%。债券市场在“闷头一棒”的闪击下下跌,然而随后又恢复了理智,截至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涨0.76%,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涨0.29%。相比于2016年12月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央行迟至春节前后上调准政策基准利率性质的OMO、MLF、SLF操作利率相比,3月16日中国央行的“跟进策略”导致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调控周期趋于同步。债券市场也在同步:债券收益率不仅没有进一步上扬,反而拐头向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美元兑日元汇率大幅下挫,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中国,只是人民币汇率在美元指数回落的影响下快速回升。至此,市场质疑为何全球央行同步收紧货币政策之后,债券收益率反而没有延续上行趋势,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的通胀一致性预期产生了分化。
  从长期债券收益率定价的费雪方程式来看,长期国债收益率可以分解为短期实际利率、通胀预期和风险溢价三者之和,其中短期实际利率和通胀预期解释了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大部分波动。若央行调高(准)政策基准利率,则意味着短期实际利率抬升,但若通胀预期显著下降,并且降幅足以抵消短期实际利率抬升的幅度,那么长期国债收益率反而掉头向下。这正是从3月16日凌晨的美国到3月16日下午中国债券市场同步发生的现象。
  央行调高短期(准)政策基准利率的逆周期政策调控行为,会降低市场对未来的通胀预期,更有甚者会提升通货紧缩的风险,从而增大对固定收益资产的需求,而这将导致长期债券收益率显著被压低。并且,若市场预期到短期利率高企的状态不可持续,即意味着短期利率的持续上扬缺乏通胀作为基础,那么短期利率的暂时走高就不会传导至长期利率,也就是说,从短端收益率到长端收益率的期限传导机制会被扰乱,从中国Shibor-10年期国债收益率/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来看,毫无疑问当前3个月期Shibor利率已经跃升至2015年底以来的新高,并且有见顶回落的迹象,货币市场利率与国债收益率利差“见顶回落”也正意味着市场预期短期利率的持续上扬并不可持续,在经历了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国债收益率的显著上行调整后,两者利差的回落只能来自于Shibor的下行。
  进一步分析来看,宏观经济层面的因素决定了Shibor利率的下行成为最可行的走势:一方面,导致3个月期Shibor利率在2017年2至3月持续跳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央行正在强化MPA的监管考核,导致市场预期资金面“易紧难松、短松长紧”,不断抬升的Shibor利率正是市场对“风险溢价”的预期反映,而21天期以内Shibor则相对平稳,期限利差不断扩张的Shibor曲线也说明3个月期Shibor的上扬缺乏短期利率预期的支撑;另一方面,在2月份CPI和PPI数据发布之后,市场的通胀预期显著分化,PPI同比增速的抬升并未有效传导至CPI同比增速,总需求的萎靡也降低了市场的CPI通胀预期。截至目前,市场预期CPI同比增速均值将维持在1.7%至2.0%之间,不仅低于年初的2.5%的预期值,也低于央行确认的2.0%至3.0%的“黄金区间”,不断降低和分化的通胀预期不仅导致构成长期债券收益率的“通胀预期”部分下降,而且降低了央行未来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从而实际启动加息的概率。毫无疑问,进入3月份后,市场对通胀的一致性预期发生动摇,阻断了短端利率向长端利率传导的渠道。从期限结构来看,10年期债券收益率与3个月-1年期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利差或收窄,收益率曲线将经历一个显著的“平坦化”过程。
  此外,较高的通胀预期往往和较高的经济增速预期正相关。虽然美联储加息代表美国经济前景持续改善、中国央行“变相加息”印证了中国经济增速回暖向好的趋势,然而与2015年至2016年相比,在最新的经济展望中,美联储预计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速仅为2.1%,与2016年12月的预期值持平,预计2018年的GDP增速为2.1%,虽然较2016年12月预期值上调0.1个百分点,但是也仅仅和2017年预期值持平,预计2019年的GDP增速为1.9%,预计长期经济增速稳定在1.8%。从美联储经济增速展望来看,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并未好到支撑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持续维持在2.5%上方的基础——根据利率的“黄金法则”,一国的名义利率应为或略高于名义GDP增速,在不断下降的通胀预期之下,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短期内难以攀升至2.5%至2.6%之上。中国的情形与美国类似,趋慢的经济增速和正在下行的通胀预期,导致债券收益率缺乏持续上扬的基础。
  综合分析,构成10年期债券收益率的部分中,通胀预期的下行抵消了短期实际利率上行的影响,并且市场预期短端利率维持在高位难以持续,阻断了短端收益率向长端收益率的传导机制,因此Shibor和准政策基准利率的抬升或不足以导致长期利率的持续上行,债券收益率曲线或步入“平坦化”阶段。
责任编辑:王洋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068902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