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专题 手机版
健康 教育 热门 百科 军事 健康 新媒体快讯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隆子县斗玉村:珞巴儿女展民族之魂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人民品牌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04
摘要:图为珞巴族的犀鸟之魂舞蹈。 图为珞巴族的犀鸟之魂舞蹈。 本网讯(记者 何宝霞 次旦多吉)5月10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西藏行山南组走进隆子县斗玉村,感受独特的珞巴族文化。 珞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语言没文字,以打猎为生,随着历史的发展珞巴族形成了独特而璀璨的珞巴族狩猎文化。 图为珞巴族男子的服饰,因不能猎杀野生动物,现在已不再使用野生动物的皮毛了。 图为珞巴族女子的传统服饰。 服饰分男女,背篓也分男女,图中上面为男子狩猎时背的背篓,下面为女子劳作时背的背篓。 斗玉珞巴民族乡距离

1.jpg

图为珞巴族的“犀鸟之魂”舞蹈。

2.jpg

图为珞巴族的“犀鸟之魂”舞蹈。

本网讯(记者 何宝霞 次旦多吉)5月10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西藏行山南组走进隆子县斗玉村,感受独特的珞巴族文化。

珞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语言没文字,以打猎为生,随着历史的发展珞巴族形成了独特而璀璨的珞巴族狩猎文化。

3.jpg

图为珞巴族男子的服饰,因不能猎杀野生动物,现在已不再使用野生动物的皮毛了。

4.jpg

图为珞巴族女子的传统服饰。

5.jpg

服饰分男女,背篓也分男女,图中上面为男子狩猎时背的背篓,下面为女子劳作时背的背篓。

斗玉珞巴民族乡距离隆子县城129公里,是山南市唯一的珞巴族聚居地。2015年10月总投资3810万元的斗玉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成竣工。走进斗玉村,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两旁是排列整齐的珞巴族民居,绿树成荫,青稞已挂穗,村子里卫生所、垃圾填埋池、给排水系统等民生硬件设施齐全。

6.jpg

图为斗玉村绿水掩映下的小桥流水。

记者到来时正赶上斗玉村的“犀鸟之魂”舞蹈在村里的珞巴原乡广场演出,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手舞大刀的男子唱着古老的歌曲,十几名身着黑白条纹裙的女子踏歌而入,强健的舞姿展现着珞巴族男子狩猎时的英勇、阳刚气概,如流水一般的舞蹈体现了珞巴女子的勤劳、柔美。大刀、羽毛、配饰无不体现着珞巴族的狩猎文化。

7.jpg

图为珞巴族的传统民居,屋顶采用铝制稻草材料替代原有稻草。

传说犀鸟是珞巴族的守护神,2015年斗玉村在山南群艺馆的协助下历时两个多月创作了舞蹈“犀鸟之魂”,舞蹈融入了珞巴族的狩猎、服饰、刀舞、传说等文化元素,体现珞巴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舞蹈在参加2015年雅砻文化节之后一炮打红,其后又参加了2016年藏历春晚,成为对外展示珞巴族狩猎文化、民族精神的一个窗口。

8.jpg

图为珞巴族的传统生活用品,右下角是装螃蟹的小竹篓。

村医德吉是一名珞巴族女子,因自小喜欢舞蹈,农闲、工作之余参加了村里的舞蹈队,舞蹈队至今已排练了藏舞、珞巴舞等十几种舞蹈,德吉平时做村医有工资,家里还有种地的收入,再加上国家给的守边补贴、舞蹈队给的工资,一家三口一年有五万多元的收入呢,早已是小康之家了。女儿在村里上小学,女儿也喜欢舞蹈,长大后一定要教女儿学“犀鸟之魂”,将珞巴族的文化传承下去。(图片、视频由记者何宝霞摄)

责任编辑:人民品牌网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068902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