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网站近日消息,财政部等四部门下发通知,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试点示范期为三年,直辖市每年安排10亿元,省会城市每年安排7亿元,地级城市每年安排5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从现阶段来看,国家、地方加大冬季清洁取暖投入,不仅有利于改善环境,还能让居民获得实惠。 冬季清洁取暖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部门的力量,协同共进。为推进2017年北方地区冬季取暖工作的顺利进行,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中央财政支持试点城市推进清洁方式取暖替代散煤燃烧取暖,并同步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地方政府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资金投入,实现试点地区散烧煤供暖全部“销号”和清洁替代,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通知》还指出,试点工作将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优先支持工作基础好、资金落实到位、计划目标明确、工作机制创新较为突出的城市。 记者近期调研发现,目前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中,扩大集中供热规模、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洁净型煤、利用地热资源等多种取暖方式,是当前北方地区推进冬季清洁供暖的主要选择。但是,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补贴配套不同、居民承受能力与认可程度不同、所采用的清洁取暖改造路径也有所不同。资金不足是制约冬季清洁取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不少住户尤其是农村地区自身建筑的供热效果差,也影响了清洁取暖改造效果。 河南省新乡市副市长马义中在近日举办的“2017年中国清洁供暖峰会”上表示,今年列入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后,新乡市把“煤改气”“煤改电”作为市委市政府解决燃煤问题的一项关键工作。政策上,出台一整套规定和方案,解决散煤燃烧问题。资金上,全力进行“煤改气”“煤改电”的补贴。“我们城市供暖面积过去一直比较落后,整个城市集中供暖面积约为48%,今年要达到85%,要求比较高,任务比较重,这需要我们在管网等各方面予以加强。此外,要把所有的产业集聚区搞成集中供暖,也需要大的投入,资金投入是制约整个工作的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从现阶段看,投入补助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投入,农民负担不起。国家、地方加大投入,居民能获得实惠,同时也能让环境有所改善。 记者在调研中还发现,除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外,改电、改气的部分百姓担心补贴不可持续。因此,从长久来看,应调动社会资源,运用政策引导加上市场化机制,降低用户成本,推动清洁供暖“改得起”、“用得起”,防止出现煤炭燃烧“逆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