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等专家近日在参加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的2017两会热点解读会议时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大张旗鼓、全力以赴发展新实体经济,而要解决经济“脱虚向实”问题必须与解决产权问题和要素扭曲结合起来。
王广宇表示,虽然“新实体经济”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但是据其观察,主要有三方面特征:第一,新实体经济跟虚拟经济和新业态不是对立的。新实体经济不光包括传统制造业,也涵盖了传统一二三产业,特别是新生产型服务业。“总理讲过一个例子,除了我们的制造工厂之外,网店本身是新经济的代表,快递也是生产和服务业的代表,这些都是新经济的一部分,不能把他们跟制造业对立起来。”第二,新实体经济回归到经济主体的本原意义。即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容纳足够的就业。第三,新实体经济是面向未来跟先进技术结合的制造业或者服务业,“今天我们看到的信息技术、生物制药、互联网,这些技术改变了很多产业,新实体经济一定要跟新的技术和新的科技去结合。”
王广宇指出,新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未来,我们要培育壮大新动能,不光要改造和提升传统部门,更要围绕分享经济、认知科技这些技术来打造新引擎,促进新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
管清友表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改革,产权改革应该着重针对国企、土地、金融等领域,需要有一个大的突破。
在管清友看来,产权改革有四个时间节点:其中前三个节点都是内外因素共振形成的。一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二是1992年开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是1998年到2001年。“外部环境本来是要恶化的,但是911事件使外部环境缓和,同时国内也进行了比较彻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中国正处在2008年以来的第四个时间节点,外部环境在恶化,这就使得改善中国内部环境尤为重要。“产权改革实际上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整个社会的风险偏好问题,二是现在很多领域存在体制性扭曲,或者由于体制、机制的设计,导致要素的扭曲。”
管清友认为,要解决“脱虚向实”的问题,需要提高实体经济回报率,这就与解决产权问题和要素扭曲结合起来,“不解决要素扭曲、不解决产权问题,很难解决流动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