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笔墨纸砚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书法更多地由文人书房走向展览大厅,实用性让渡于艺术性,书写的形式与内容都发生巨大改变;同时,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抽象、变形、夸张、拼贴、拆解等形式的所谓“现代书法”,往往令普通人难以理解,也令许多书法爱好者对书法的评价标准生出困惑。
价值判断面临多元考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书法热”促进了各种展览、赛事的盛行,使书法越发成为一种“展厅艺术”。传统文人书斋或私人雅集讲求书卷气、雅致、点画精妙,而高堂大厅则更重视结构夸张、空间开合,强调视觉冲击力,书法的功能也由记录、传情达意转移到装饰。
伴随“展厅书法”的盛行,当代书法出现了“双重性格”——书法中的艺术表现,是自己努力锤炼出来的,但作品中的文字内容却全是古人的。“空壳书法”与“展厅书法”相伴相生,同时书法商品化,强调价格高低而非艺术价值,使得书法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越来越贫弱。
在西方文化思潮以及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下,一些艺术家将书法理解为“抽象的线条”“最接近现代艺术的形式”,利用书法的空间及线条之美,强调“画入书法”“实验书法”等,出现拆解、拼贴、做旧、字体混搭等以书法为媒介的新艺术形式。比如,有些只保留书法的线条之韵律,创作密密麻麻的“乱书”;有些将汉字字形进行拆解重组,变得不可识读,如同“天书”。这种“书法观念艺术”试图探索书法艺术的当代性,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具备强烈的叛逆色彩,也冲破了书法几千年来的审美定势,其与书法本身的边界问题引发许多专家学者的思考。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书法家沈鹏认为当代书法的价值判断,面临着多元的考验。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意强认为,从事现代书法艺术研究的人身上其实肩负了双重使命:第一层是延续传统书法艺术的命脉,并在与西方艺术及其他民族艺术的比较过程中寻找“现代”书法的意义;第二层则是守住传统书法的神韵和旨趣,特别是其技术层面的要素,技术、技巧、痕迹是切近传统、体悟古人之心的桥梁。
书法标准在“人人心中”
面对纷繁复杂的书法面貌,普通书法爱好者经常会生出这样的困惑:书法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了?对此,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主任邓宝剑教授说:“看不懂,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多看多练,而不是指望别人告诉你怎么看。”
书法的艺术性,最初在法度。法度是书法艺术的第一道门槛。学书首先是学习笔法、墨法、字法,其次在于章法、格调、神采。苏轼在《论书》中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更重要的,书法还与人品、精神相联系。宋朝书法家特别敬佩颜真卿,欧阳修说:“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象其笔画。”而创造了“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的赵孟頫,则因身为宋朝宗室却从官元朝的“失节”,书法长期被讥为“媚而无骨”。
书法的审美观念,时代有别、各家各派有别,在当代更面临划分边界、时代开拓等诸多考验,但其根本标准是不变的。唐代孙过庭《书谱》中说:“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于灵台。”书法的标准在于体悟,而体悟需要门槛,需要艺术和人文修养的加强。
“包括书法在内的艺术标准往往是说不出来的,人人心中都有标准,重要的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门艺术,在多读帖多临池中提高自身的书法审美水平。艺术的创新更不是靠提倡就能做到的,有时还适得其反。‘不创新时自创新’,创新是努力继承传统书法艺术基础上瓜熟蒂落的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