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及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办的“第五届文艺复兴(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艺术与科学”学科建设。讨论内容包括“艺术技术学”学科建设及实践项目、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化发展行动案例及情景体验教室阶段性成果等。 上午的会议首先由文旅部非遗司原司长马文辉致辞,马司长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这几年在非遗技术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强调“艺术与科学”学科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学术支撑。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对“艺术技术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进行了阐释:一是对综合大学装备系统进行提升,其中包括教材、教具、教室;二是旧式博物馆业态更新,以前博物馆是碎片式展示,现在将进行整体情景体验式展示,把物质遗产、艺术、科技放在一个综合的体验空间内,让观者有全方位的视听感受。随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宫廻正明教授、井上隆史教授分别发表了主题为《巴米扬东大佛天井壁画复原》《被遗忘的丝绸之路》的演讲,介绍了他们团队近些年对丝绸之路沿线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宫廻教授详细的讲解了他的团队依靠3D打印和岩彩绘画的技术对巴米扬东大佛天井壁画的复原过程。上午的会议还就新疆克孜尔壁画转化为情景体验教室/博物馆和“丝绸之路国际联合实验室暨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等主题进行了演讲与讨论。改部分内容具有较强实践性,是“一带一路”新型办学的有效孵化器。从马司长、丁院长以及两位日本教授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从政策、理念、学科建设、实践行动等方面,将艺术技术学学科打造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 下午的论坛首先由意大利修复专家Sergio La porta和NadiaCristina Grandin 以波提切利的《天使报喜》壁画修复进行了主题演讲。两位专家通过波提切利《天使报喜》湿壁画保护案例的分析对艺术技术学学科建设中的“整体修复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接下来的会议就“重点实验室与一流学科建设”、“艺术技术学”学术期刊创办、“艺术技术学”相关课程研发、法海寺“水月观音”情景体验教室建设、“神圣山水”丝绸之路文化工程等展开学术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意大利埃琳娜与莱奥纳多壁画修复实验室、国际艺文组织等科研单位达成共识,上述单位在会议的最后环节签署了科研合作意向协议。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政策的新时代,具有“艺术+科学”理念的艺术技术学是打造“一带一路艺术文旅研学产业”的重要学术支撑。运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方法论来保护、复原并展现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而实现“一带一路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愿景,已成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共识,也是此次论坛的核心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