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专题 手机版
国内 国际 国内 政策 热评

家乡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来源:人民品牌网 作者:任攀攀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1-16
摘要: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簸箕湾村山庄社位于陇西县,渭源县,漳县三县交界的大山旗杆山脚下,四面环山,村内道路凹凸不平,交通闭塞,远离城镇,是一个八分石头,二分田、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靠天吃饭的穷山村,村中面貌至今还保留着上世纪的痕迹。多少年来,簸箕湾村山庄社成了一个死角落,羊肠小道杂草丛生,外面的人不愿进村庄,村里的人不愿出大山,交通不便困扰了这里的村民很多年。改革开放之初流行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可簸箕湾村山庄社在近几年前还没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向山外,山村的一切物资全靠人的肩膀来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簸箕湾村山庄社位于陇西县,渭源县,漳县三县交界的大山旗杆山脚下,四面环山,村内道路凹凸不平,交通闭塞,远离城镇,是一个“八分石头,二分田”、“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靠天吃饭的穷山村,村中面貌至今还保留着上世纪的痕迹。多少年来,簸箕湾村山庄社成了一个死角落,羊肠小道杂草丛生,外面的人不愿进村庄,村里的人不愿出大山,交通不便困扰了这里的村民很多年。改革开放之初流行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可簸箕湾村山庄社在近几年前还没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向山外,山村的一切物资全靠人的肩膀来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起早摸黑翻山越岭沿着弯曲陡崖的山路去上学,2008年庄子里的一个新型农民潘武真,他思想解放,观念很新,不甘寂寞,他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普通村民,不甘向命运低头,一直在寻思怎样改变山里村民的命运,他意识到只有打通村里的路才是唯一解决村民致富的捷径,不管有多难,也要让大山深处的村民走出大山。

村里人口较少,困难户占多数,村民劳动力弱,为了打通致富之路,潘武真积极组织村民捐资投劳,加上呼吁了当时万家山庄在外地工作人士的响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前期启动资金基本到位,全村村民不分男女老少都自愿积极地投入到修路行动中,修路的工地上,有八十几岁的耄耋老人,也有放学回家的小学生,潘五真自己也每天与村民一起坚守在工地,在克服种种困难后,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打通了连接外面的第一条致富之路幸福之路希望之路的沙化路。积压在潘五真心中几十年的愿望也变成了现实。这条通往外界的路给万家山庄社村民致富奔小康插上了翅膀。潘武真变成了村民心里的“热心人”。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政策下,万家山庄又修通了水泥路,把村子里生产的中药材,马铃薯、蚕豆等经济作物能及时运出去,也有外地商贩进村收购,村民的信息也灵便多了,农产品也能买上更好的价格。

如今,进入新时代,全国进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万家山庄这个昔日贫瘠落后封闭的村庄,也通了水泥路、自来水、互联网、青壮年村民信心满满,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正在努力奋斗着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任攀攀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2017 人民品牌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068902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