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洪湖水,唱得天下扬。在湖北水乡洪湖市有一位活雷锋名叫严义军。他投身公益,关心下一代的事迹也广为流传。严义军,男,1983年生,湖北省洪湖市人,中共党员,2003年退伍回家后开始了参加义工活动。15年来,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将个人近50万元的积蓄全部投入了公益事业,还募集善款物资500余万元,开展了爱心捐赠活动150多次,帮扶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达千余人,帮扶农村受益留守儿童达数万名。作为一名平凡而普通的共产党员和公益志愿者,他一直用雷锋精神默默地从事爱心公益事业。他先后被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有关部门表彰为“先进个人”、“湖北好人”、“荆州楷模”、“荆州好人榜”,2015年4月被评为团中央身影全国榜样人物,2017年初被评为“湖北十大微善人物”、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楷模人物。为关心下一代爱心帮扶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央、省市有关领导对他扶贫济困关爱下一代的先进事迹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同志对他的事迹高度关注并作了重要批示。湖北省、荆州市有关领导也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
严义军为大沙湖中心学校二千名师生作报告
严义军为戴家场中心学校千名师生和机关干部作报告 倾家捐赠,不求回报 严义军出生在洪湖市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家里并不富裕。父母都是地地道道朴实善良的农民,他们在家以养殖水产品维持生计。2003年,他退伍回家后就来到外地打工挣钱,把多年积攒的50多万元积蓄奉献给了公益爱心事业。亲朋都说他傻,父母说服不了他。他就象一头牛对公益非常执着。他做公益对自己节衣缩食,十分苛刻,对需要帮助的人倾其所有,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他吃没吃好的,穿没穿好的,住没住好的,平时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他却对公益活动十分大方,将所有的收入、精力都投入到爱心公益事业上,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只是感到由衷地快乐。
严义军为螺山镇中原小学捐赠图书和文体用品 少年困苦,立志公益 对于少年严义军来说,1994年是“黑色”的:父母养殖大闸蟹时行情不好,积攒多年的积蓄加上借款凑齐的20多万打了水漂。母亲当即晕倒,年关时被逼债,拆屋的、捶桌子的、砸板凳的,甚至威胁年幼的严义军……但是,他没有被吓倒,年幼的他暗自发誓要替父母偿还债务,做“信义之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4岁的严义军一边读书,一边在工地上当搬运工。后来,毅然投身部队。2003年,他复员退伍,辗转福建、湖北等地打工谋生,一边工作,一边进修大学文化。多年来,他啃馒头,吃泡面,把省吃俭用结余的钱全部寄回家,想帮父母尽快还清债务,一去就是十几年。 面对磨难,他没有抱怨,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每当遇到比自己困难的人,他就想起自己苦难的父母,总是伸出温暖之手!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别人像他父母一样遭受苦难!
心系乡亲,倾情帮扶 严义军虽然在外多年,但始终不忘家乡洪湖革命老区,时刻不忘家乡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2013年11月,在洪湖市妇联的支持下,为2所小学捐赠课外书籍2000册,价值10万余元;2014年11月,他再次发起“大爱湖北”走进老区活动,为家乡2所学校捐助学习图书1500册、文体用品15000件;2015年初,为家乡孤儿捐赠价值数万元的营养奶粉;2015年6月,他给洪湖一所中学捐助辅导书籍1000册;12月,为洪湖贫困留守儿童募集捐赠暖冬棉衣爱心物资、文体物品近100万元;为荆州市沙市区绿化村社区捐赠2000册书籍。家乡捐资助学活动给孩子们打开了光明之路,给学生们带来了“新希望”。2016年夏暑,湖北多地遭受百年一遇的暴雨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损失和威胁。他在第一时间主动找到组织,赶往洪湖抗洪救灾一线,积极联系爱心机构多方募集抗洪物资支援灾区,帮助很多群众度过了难关,走进洪湖市滨湖船头咀渔厂看望全国最美乡村医生谢爱娥和受灾的渔民。2017年3月1日,他再次赶赴红色老区洪湖汊河镇沙咀村开展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慰问九位困难孤寡老人和一名重症患者。12月1日,他和北京爱心企业家人士走进洪湖市滨湖办事处中心学校小学部,开展“暖冬送温暖 爱心暖人心”慈善捐赠活动。12月8日,他又联合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洪湖市峰口镇中心学校、白庙中心小学举行捐赠活动,本次活动共发放学生校服460套,价值36800元。2018年春节前夕,他又走进洪湖戴家场镇福利院,为孤寡老人献爱心送温暖。2018年6月,他通过向中华慈善总会积极争取,为洪湖市8个乡镇中小学校捐赠爱心图书80万元。又向湖北省慈善总会积极争取,为洪湖市84个特困家庭残疾学生捐赠爱心善款。他联合洪湖市妇联为贫困大学生筹集8万元爱心助学金善款,他连续多年来支持共青团洪湖市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市妇联的青少年爱心帮扶事业。他回家乡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不胜枚举,爱心足迹踏遍了整个红色革命老区。
走遍荆楚,募资救危 2015年2月10日,湖北省鄂州市6岁的吴楚凡与小伙伴玩耍时不小心引起柴房失火,被严重烧伤。父亲吴胜前在黄石市开出租车,母亲无业,借遍所有亲戚、朋友、同事东拼西凑了20万元很快用完,为了尽可能保住右腿转院到武汉三医院时,手中所剩无几,医生预计的巨额治疗费用让全家陷入绝境。得知小楚凡烧伤的消息后,严义军在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看望。为了帮助这个几乎崩溃的家庭,他不顾感冒病痛的身体,多次奔波于武汉、鄂州、大冶等地,为小楚凡争取救助。在湖北省文明办的推动下,在他的积极呼吁和组织下,短短的15天时间里,3万多名湖北人及全国网友拼献爱心,为小楚凡募捐善款百万元,创造了全国草根救助的奇迹。2015年5月,他又牵头组织了“大爱湖北行,千里送爱心”公益活动,赴十堰山区看望抗战老兵高兴寿并为高老患有尿毒症的曾孙高炜募集善款12万元。2015年11月至2017年他联合荆楚网、省市县三地相关部门共同呼吁协力为恩施市利川10岁尿毒症小女孩邓舒娅募集善款40余万元,小舒娅得以成功实施肾、肝移植手术。象这样为重病儿童捐资募资的例子多得他也记不清了。正因为有了这种举动,使得孩子们的病情才得到控制和治疗,生命得以延续。
投身公益 苦中求乐 严义军做公益一般有三种做法。首先,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他主动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获取需要帮助人的信息,并且还自己下到县市、到农村、到基层了解弱势群体的信息,经过亲自核实后,再联合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一道对他们进行帮扶。其次,他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他不仅带动社会组织捐赠,而且每次捐赠活动他自己带头自捐款物,将自己准备在武汉购房的多年积蓄都相继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们。再次,他对自己节俭苛刻,省衣节食,对需要帮助的人他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截至目前,严义军做公益的足迹走遍了湖北省内30多个县市,发动联系了超过5万人献爱心。这些年在公益路上,他都记不清楚自己磨坏了多少双鞋,摔过了多少次跟头。好多次,他的脚磨出了水泡,磨出了血,他都强忍着继续坚持参加公益捐赠活动。他用雷锋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感动了省内外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企业家、知识学者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他的影响下,现在已有近500名企业家通过他加入到爱心慈善这个行列,形成了一个庞大的 “爱心公益圈”。
做公益其实也是非常艰辛的。一路上,饿了,一个馒头、一袋方便面或面包就算充饥;累了,伏在办公桌上,打个盹,又继续前行;衣服破了,袜子烂了,鞋子裂了,他一次又一次地缝缝补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换新的,他总笑着回答他们:衣服整洁就能出行,袜子烂了、鞋子破了可以补啊!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时刻牢记习总书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景;作为一名志愿者,就要用雷锋精神帮扶需要救助的人。帮助他人,是他最好的成长,为他人分忧是他最大的幸福。为精准扶贫,帮扶弱势群体,严义军感觉到无比快乐。(通讯员 刘万辉) |